最近,加入了某个创投(简称C司)的志愿者,从中又学到了一些新的并不深刻的,也不难获得的业内常识。
考虑到我申请的时候对VC,YC Acce Camp,C司基本一无所知,现在看起来,从这个出发点来看还是学到了很多的。
很巧的是,最近YT上多了一个Ernestine Fu讲的一届很短的Intro to VC课。在实操了很多具体内容以后,现在看起来觉得课本知识果然还是实践过才记得住呀(但我怎么实践过了还是记不住Finalize是什么用的关键字呢……)。不过最主要的,却是在这个新接触的行业中,观察到的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其实并没有非常的“特”,因为他们在其他行业中又是那么的常见。他们存在的原因,也并不是行业决定的,而更多的是由于人和社会组织形式的一些共同点决定的。
首先就是在一个行业中,小个子们面临的困局。记得某个VC的“销售”说过,国内VC最喜欢问
你们的护城河是什么?
这是由于所谓中小企业的困局,以及对应没有相应制度保护导致的。环境的宽松管理导致巨头的出现。巨头则可以反而影响环境的变化。这一切都是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在VC这个行业也是这样。
在很多时候体量不大的小基金总是要面对那些传统高举高打的大基金的威胁,在这种环境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生存下去。那么开始的时候就会参与一些相对风险不高的项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站稳了脚跟,那才能有机会实践自己的一些原则。
在帮忙找项目,拉项目的过程中,不得不说什么菜都有,好的项目一看就知道能否成为下一代FATGS只差运气,而中庸的鸡肋项目也确实多如牛毛。而稀奇古怪的低门槛项目则是更能踩一脚打死一片。这给自己目前的定位确实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当有的国内创业公司在制作游戏通用AI和数据中台SaaS服务的时候,又有San Jose的创业公司在没人,没资源,没知识的情况下也想着做一套游戏通用AI和数据中台SaaS。这有点过于高下立判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搜罗依然在学校中学习的奥赛金牌们的联系方式了,如果说VC行业有多卷的话,这就是个极好的证明。但是有趣的是,在通读一篇篇喜报,看着一个个金牌,最后可能只是某个学校的某个大牛的某个实验室的某个PhD,并且大部分人最后只会成为某个优秀公司的某个杰出AI实验室的某个AI Scientist,如果留在美国则还得纠结下身份问题,感觉还是有点感慨的。
不记得前段时间是听什么人讲的,不同人的自己一生的顶点在不同时候,可以说也是很适用这种情况了。但是这个顶点虽然定义相同,但是大家的起点却又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自己的背景所限制。大部分来自各地的金牌得主都去了清北,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城市的那么几个中学的那么几个得主早一步走到了更远一点的地方。也并不一定会获得更好的结果,但是这大概也是算一个观察发现吧。
还有个有趣的观察就是,一个创业公司如果非常积极的寻求投资者联系,一般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列出给投资者的页面,或者专门提供投资者联系邮箱。可以说非常有道理了。